在對待子女的教育過程中,家庭教育不可忽視,然而,在家庭教育中,我們父母對子女的教育往往要受到社會各種因素的影響,從而使得我們的家庭教育走入誤區,為了我們下一代的健康成長,我想有必要談談當前家庭教育走出誤區的一些問題。這是我寫這篇文章的主要原因所在,也許寫的不夠完善,不妥之處,敬請指正:
讓我們的孩子在學習中走出紛亂的各種培訓班,給孩子營造一個寬松的學習環境。在我們條件好的地方,舉辦各種各樣培訓班,我想這個現象應該是普遍存在的。但這些現象的出現也就給我們的父母在對孩子的學習時提出新的要求,這也是使得我們家長在對孩子教育時,感到困惑的一點。從而使得我們的家庭教育走入誤區。就拿我的孩子來說,今年我的孩子剛上一年級,看他對上了小學學習的態度還很熱情,這一點我感到有些安慰。有一天,我的孩子讓我給他報名參加英語培訓班,這讓我感到很吃驚。我就問,你愿意學習嗎?他說“我不想學,可我的老師說了,不參加培訓,將來要落后別人的”,是呀,這才上小學,我想我們中學這種培訓班就是多如牛毛了。那我們的父母為了孩子的成長也許會不惜任何代價強迫孩子參加這些培訓班。針對這種現象,我們做父母的要根據自己孩子的學習需要讓孩子參加適當的培訓班,增強他們的社會活動能力。只有這樣,我們的孩子才有可能在學習時,找到學習的樂趣!從而達到參加培訓學習的目的。否則,結果將是勞民傷財的,教訓也應該是很深刻的。
讓我們的孩子有意識地接近網絡世界,正確引導他們對待網絡的認識,從而創造一個和諧的家庭學習環境。但在孩子面對網絡的時候,我們的父母都感到很緊張,只怕影響他們的學習,于是,便通過各種手段阻止孩子接近網絡,這也是我們家庭教育中出現的誤區。記得有一次,在和一個朋友聊天時,談到孩子上網的問題,他很煩惱。我想這也是當今我們父母遇到的一個普遍的問題。因此,在對孩子的教育時,要適當與孩子進行在網絡知識方面的溝通,讓他們逐漸把對網絡知識的好奇心變成利用網絡來增強自己知識的工具。這個轉變是很重要的,也是我們適應這個網絡世界需要所必須的。同時,要了解孩子的心里與生活的需要,這樣我們的孩子就會感到現實世界的溫暖,從而就不會再依戀于網絡虛擬的刺激,也就不會形成網癮了。當然,這也不是一個普遍的公式,適應于我們每個家庭。我們在對待孩子的網絡教育時,要根據孩子的特點進行教育。我這里只說明一個問題。我們在網絡教育中,由于我們接觸的網絡生活時間比較短,在認識上對這個新事物的時候還處于一種排擠心里,再加上我們父母對網絡知識的貧乏,就很有可能在對待孩子的網絡教育中出現誤導。
讓我們的孩子走進生活,把學習知識當作是今后走進生活的必要手段。我為什么要談這個問題呢?在很早就提出學習的目的就是“學以致用”,但在我們的學習與教育中出現了很大的差距。這也是我們家庭教育對子女中出現的困惑。特別是當前三口之家的社會家庭結構已經形成,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出現了許多新的問題。譬如:孩子的合作問題,孩子的意志力問題等等,這些現象就要求我們的父母要走出只教育孩子的學習知識問題,而忽視對孩子進行日常生活行為教育的誤區。生活永遠是我們的老師,在生活中我們知道吃一塹就會長一智,這就強調了對子女進行日常生活教育的重要性。同時,有的父母甚至為了自己的事業,而忽視對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的教育,把孩子放之任之。讓孩子的學習和自己的生活聯系得不緊密,從而形成孩子只知道享受不知道創造辛苦的生活觀、價值觀,進入社會就會壓力很大,導致心理壓力過重。
總之,在我們現在的家庭教育中,要走出社會“各種對孩子培訓學習班”的導向教育的誤區,要走出“對孩子進行網絡教育的不完全的認識”誤區,要走出“學習知識不能與生活聯系,得不到學以致用”的誤區。只有這樣我們的父母才會給孩子創造一個寬松的學習環境。我們的家庭教育就能夠適應現代社會教育需要的現狀,這是一種科學的態度。我希望我們的父母能夠接受我的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