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5年堅持不懈執行全縣封山育林、取消外銷商品材采伐指標政策;投入1730萬元對水源區九曲灣庫區實施“退果還林”工程,引導果農改種闊葉林和小山竹……近年來,尋烏全力推進生態建設,以綠色優勢發展循環經濟,發展果園生態養殖、天然特色種養等替代產業,成為群眾致富“金鑰匙”。
尋烏是東江源區域縣,有著良好的生態,也是該縣最大的優勢。為保護一方青山綠水,該縣決策者保持政策連續性,持之以恒地加強生態保護。在招商工作中,嚴把項目準入關,拒絕引進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高污染、高能耗等不利于環保的項目落戶。目前,該縣森林覆蓋率已達79.5%,出境斷面水質達國家二類標準,尤其是東江源頭椏髻缽山森林覆蓋率達95%、水質達國家一類標準。
尋烏力促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大力發展生態產業,讓群眾拾起致富“金鑰匙”。該縣依托45萬畝果業和原生態的山地優勢,推進果園生態養殖、天然特色種植和養殖,讓不少村民嘗到了致富甜頭。該縣三標鄉藏香豬天然養殖項目,以天然野果野草為主要食物,產出的天然食品是普通收入的2倍以上;該縣南橋鎮怡園生態養殖場,原來的“廢物”糞便,用于2000多株果樹肥料,不但節省生產成本,收入也提高了2成以上。
如今,尋烏生態建設收到良好效益,不僅保護了滿眼綠水清山,也大大提高了百姓收入水平。不少群眾也感受到了身邊的變化,這個變化這直接反映消費水平上,一個人口只有32萬的尋烏山城,私家車擁有量突破10000輛大關,并以年均36%以上速度遞增;因房地產迅速發展,拉動了城鎮化發展步伐,該縣城市建成區面積10平方公里,城區人口7.35萬人,城鎮化率達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