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州市的養殖場很多,但其中只有極少的養殖場能承擔預測地震的使命,其具體如何用動物預測地震,更鮮有人知。尋烏縣吉潭鎮陳忠明的養蛇場就有點特殊,除了養蛇之外,還承擔地震異常情況監測的任務。
10月17日,記者來到尋烏縣吉潭鎮上車村河背小組,前往陳忠明的蛇場一探究竟。
陳忠明今年46歲,性格開朗,善于言談。20歲時,陳忠明到會昌縣學習養蛇技術,23歲辦蛇場,算起來已養了20多年的蛇了。
“常年與毒蛇打交道,有時難免會‘中招’。”陳忠明說,有一次,他被眼鏡蛇咬傷拇指,馬上出現頭暈、頭痛、嘔吐、昏迷等癥狀,后經醫院全力搶救,才死里逃生。出院后,他認真研究起了治毒蛇的方法。村民告訴記者,20多年來,陳忠明免費救治了數千名被蛇咬傷的群眾。
“我的蛇園養了過山風(眼鏡王蛇)、眼鏡蛇、南蛇、烏梢蛇、赤練蛇,共有六七百條,全部仿自然條件養殖。”“蛇的自然孵化期在55天至64天,一般在中秋節前后出殼,三年后可達3斤,就可出售,一條蛇一年的平均利潤在100元左右,一年下來有六七萬元的收入。”陳忠明邊說邊帶記者參觀他的蛇場。
陳忠明的蛇場有兩個,一個在他老宅后面的空地上,一個在他的菜園里,兩個蛇場相隔不過百米,全部用磚墻圍起來。位于菜園的這個蛇場,就是尋烏縣地震宏觀異常縣級觀測點。這是兩間平房,透過紗窗,可以觀測蛇的活動情況。陳忠明在這里搭了一張床,下面有磚砌的蛇窩。陳忠明說,他有時就躺在床上觀察蛇的動靜。
“大地震發生前的一段時間,一些動物都會出現一種神秘的‘預感’,蛇類就具備這種能力,眼鏡蛇等毒蛇更加敏感。”“蛇平時躲在蛇房里或有東西遮擋的陰涼處,覓食時才出來,如果蛇群出現異常反應,暴躁不安,到處亂撞,就要記錄下來,及時報告縣地震局。假如僅僅幾條蛇異常,是不能作為判斷依據的,不然就不能稱為宏觀觀測了。”陳忠明說。
設立觀測點以來,陳忠明有一次印象很深刻。2011年的一天上午,陳忠明蛇場里的蛇焦躁不安,四處亂竄,想要逃離的樣子,還咬死了20多只兔子,但并不吞食,當天下午該縣發生了2.4級的地震,震中位于臨近吉潭鎮的澄江鎮;下午5時蛇又咬死10多只兔子,第二天凌晨澄江鎮再次發生2.4級地震。
作為一名地震宏觀觀測員,陳忠明每個月有100元的補助,盡管報酬微薄,但他非常熱愛這份工作,將它作為一項事業盡責努力做好。(藍玉林 記者謝東琳)
來源:中國贛州網-贛州晚報